产品
根据2017年LoRa联盟(LoRa Alliance)的年度报告指出,低功率广域网路(LPWAN)的应用装置需求将从2015年的每年8千万台急增至2025年的每年24亿台。如此快速的成长无疑该归功于物联网时代的浪潮下,工业4.0、嵌入式系统以及穿带装置等相关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所创造出的新需求。不论是消费性产品、智能家居甚至是智能农场、智能工厂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搭配传感器,借以收发互联网信号以便于与云端上的大数据资料库互动。如何提供智能装置稳定的电源便成为一大课题。
绝大多数的穿戴及移动装置,受限于呎寸或是应用场景的限制,都仰赖电池供电。如何要提高电池的效率与延长寿命,遂成为业界最热门的话题。 “能源采集”(Energy Harvesting,亦称作”猎能技术”)是一种从周遭环境收集、储存能量,并转换成电能的技术。相较于电池供电,利用环境自主发电的猎能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源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物联网物品的寿命可长达好几年,若频繁地更换电池或是使用完全仰赖外部电力,会产生可观的成本。若物联网装置本身能借着猎能技术能源源不绝地产生电力,就可能使装置在趋近于零的成本下永续、不断地运作。
浩阳半导体很荣幸地能宣布与来自比利时的e-peas合作,成为e-peas的能源采集技术的代理销售以及技术应用伙伴。
于2014年成立的e-peas,发迹于天主教鲁汶大学的实验室内。当这个新创团队宣布推出全新的环境猎能技术后即获得广大回响。 E-peas提供的猎能电源管理晶片(Energy Harvesting PMIC),可搭配各种输入能源,包括太阳能(Photovoltaic)、热能(Thermoelectric)、压电(Piezoelectric)以及无线充电(RF)技术。 e-peas产品最特别之处在于其”高效能”与”低功耗”。双开关(switch)的晶元设计确保e-peas的IC可维持在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以及避免储能装置损耗电能。 e-peas产品的其他优势包括较低的启动电压(V coldstart)与启动功耗(P coldstart)、较低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并提供”Buck”与”LDO”两种输出模式,提供客户选择。 e-peas的猎能IC在整体设计上平均也只须要7-10个外部零件,远低于其他竞品需要超过15种以上的外部零件。
欲了解更多有关更多e-peas的讯息,请点此前往。
您也可以在「方案与应用」的页面中发掘更多有关能源采集的「环境猎能应用」场景包括「光能」、「热能」、「动能」以及「无线充电」。